跨学科学习作为新课标导向下的教学变革新趋势,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难度。10月11日下午,德富路小学以“学无界:跨学科学习的创新路径”举行了第八届“书界会 ”阅读分享会。嘉定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蒯义峰、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教研室主任周雅芳莅临指导,“德富同行者”见习基地学员以及全体德富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墨韵流金,智果共享
七月流火,暑气蒸腾,但这并未阻挡老师们对学习的热情。暑假里,围绕《跨学科学习:一种基于学科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一书,大家边读边思考,形成了读后感、方案设计、实践案例等阅读成果。蒯义峰主任与周雅芳主任分别为获得一、二等奖教师颁奖。
思海泛舟,观点共融
要想走出一条适合“德富同行者”的跨学科学习的创新路径,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与引领。张彩萍从校长视角提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跨学科学习”之问。结合文献阅读,她认为学校需帮助教师厘清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意识观;借助教师跨学科能力发展4P•3E 综合促进模型,建构有效的跨学科学习深度教研,帮助教师建立高效的跨学科设计思维,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她回顾了近两年来,学校跨学科学习的建设基础与活动成效,鼓励教师从项目化学习中汲取典型的有效经验,继续翻越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新高峰,最终登顶综合学习这座素养与智慧的殿堂。
青年教师代表分享交流他们的跨学科主张,达成了以下共识:一要结合学生兴趣、需求和现实问题确立跨学科主题,确保主题的可行性和挑战性。二要创设真实或模拟的学习情境,设计情境化学习,促进知识的综合应用。三要以学生为中心,整体设计学习任务,激发学习热情。四要关注学生的过程参与和结果展示,实施全面的评价反馈。五要整合不同学科资源,形成丰富的教学内容。
在教育领域,一些教师已经勇敢地迈出了创新的一步,开始探索跨学科学习实践。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的智慧与经验。他们认为,在实施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一要整体设计学习任务链,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路径,促进深度学习与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创新能力。二要让知识与学生再合体,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的“活”知识。三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支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促进理解和应用,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四要数字化赋能,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支持学习活动,增强学习体验感。
专家箴言,视界共生
周雅芳主任点赞了老师们的读书成效。她认为,在推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打破学科界限,促进知识的融合;培养核心素养,提升综合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主动的学习。同时,她也启发大家进一步思考: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的链接点在哪里?如何融合不同学科学习内容,找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一个主题的连接点?怎样对跨学科学习进行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她鼓励大家继续深耕阅读,互为彼此的点灯人,共同照亮跨学科学习的未来。
蒯义峰主任肯定了学校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他认为,读书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阶梯,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能够从教师的实际困惑出发,以阅读为起点,激发教师的思考和学习,以实践为检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技能,形成一个持续改进和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这样的过程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个人发展,也为学生提供了更高效、更丰富的学习环境。他勉励大家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借助学校科研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积极进取,不断探索,努力成为有情怀、有想法、有视野、有行动的新时代教师,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下阶段,学校各教研组将进一步深入理解跨学科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将活动学习的收获转化为行动,不断探索和实践,从跨学科学习的门外观众,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创新者,最终成为面向未来的教育者、实践者、研究者。
在这个万花筒般的未来世界,
我们的教育要像蒲公英一样,
随风飘过学科的边界,
扎根于跨界的土壤,
绽放出无界的智慧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