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研】遇见 PBL “项”未来而研 ———德富路小学举行第七届“书界会 ”阅读分享会
来源:德富路小学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2日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4月12日下午,德富路小学举行了“遇见 PBL ‘项’未来而研”的第七届“书界会”。本次活动邀请马陆镇社发办教育工作负责人葛孝静、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教研室主任周雅芳、小学德研室主任陆春荀、小学科研室科研员徐颖、小学美术教研员戴春莉莅临指导。嘉定新城教育集团各校教师代表、“德富同行者”见习基地学员以及全体德富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一、在阅读中遇见PBL

近年来,德富路小学在张彩萍校长领衔的龙头课题《“全人教育”视域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引领下,构建了“书界会”阅读共同体,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和教师关键能力提升,明确每期阅读主题。同时,坚持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精读与通读相结合、阅读摘抄与撰写体会相结合,开展灵活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通过“书界会”,老师们在不同的交流主题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和教育的真谛,不断地突破自我认知,实现成长破圈。

近阶段“德富同行者”以“一起项目化”为主题,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专业阅读,以学习心得、文献综述、方案设计、实践案例四种学习成果对“项目化学习”开展了深度学习。


二、在交流中解锁PBL

获奖教师代表分别从学·初窥项目化学习——思·巧设学科方案设计——研·摸索实践经验——探·梳理策略有成果四个阶梯进行了分享交流,体现不同学科在项目化学习实践中的不同坐标位,解锁PBL,同时形成校本培育策略。

学·初窥项目化学习

体育教师魏旖、刘德洋和罗鑫以《燃“项目”之火,擎“学习”之炬》为题交流阅读心得体会。魏旖老师认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项目化学习”,那就是让课堂链接真实世界。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未来职场所需的能力。

刘德洋老师结合自己阅读的案例“如何设计一个规范的气排球场”,交流感受。他认为,与其他学习方式相较,体育学科的项目化学习更侧重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开放性问题,好的项目应该在一开始就明确了其成果。

罗鑫老师认为,在体育学科中实施项目化学习还需要不断提升教师个人素养,以应对在时间管理方面,学生自主性方面,评价方面,资源和设备以及课堂管理方面带来的挑战。




思·巧设学科方案设计

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范薇薇和区骨干教师黄婷婷分别以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活动:轻叩诗歌的大门》和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为例,分享了基于单元的语文项目化学习设计。两位老师从单元教材内容入手,结合学生实际,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了较为完善的设计方案,体现了她们通过该项目在核心知识、驱动性问题、过程活动、成果与评价、实践与评价等多方面的深入思考。


专家视角1:小学科研室科研员徐颖认为两位老师能深研教材,选取了适合开展项目化学习的综合性学习模块;深研学生,基于学生的兴趣设计学习活动;充分运用多种学习支架、评价资源,助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


研·摸索实践经验

德育项目组以“魅力大思政  一起‘项’未来”为题,交流了她们对思政学科、德育活动项目化学习的思考。金子昕老师引领的“试种一粒籽”项目,缘起于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她分享了项目准备、项目启动、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和总结反思五个阶段的实施过程,并进行了复盘反思。

党支部副书记张洁介绍了德育工作部正在实施的“春种一粒粟”的项目。在她的带领下已经成立了包含数学、自然、道德与法治、心理、班主任等多学科教师的项目实施团队。前期,学生们通过5W2H的分析表及角色代表圆桌会,形成驱动性问题。项目组邀请了专业人员来校开展种植培训,并开展了种植基地的认领活动,期望在实践中能得到“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成效。

德育活动部主任顾敏分享了“童眼看世界 德宝说新闻”项目构想。她希望学生能综合运用语文、道德与法治、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从最初的新闻小白,成为一个个“新闻小达人”,能在新闻中增长见识、不断成长,展现德富学子的风采与智慧。




专家视角2:小学德研室主任陆春荀认为,项目化学习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提升。同时,通过项目化学习,要撬动教育者育人理念的不断更新,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她肯定了三位老师有思考、有实践、有反思,形成了一定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的经验,并建议要进一步精准驱动性问题并形成子问题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细化学习任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探:梳理策略有成果

作为嘉定区“燎原计划”第四批科研成果推广项目《美术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成果输入校之一,上学期学校美术组实施了“小策展人——有趣的三兔共耳图”项目,精彩的出项活动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区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王丽丽携手岳建婷老师、项目组学生代表以美育情景剧的方式,展现了如何通过项目化学习成就学生做课程的“CEO”,即Creator(设计者、创造者),Experiencer(经历者和经验者),Organizer (组织者和管理者),实现全面发展。




专家视角3:区小学美术教研员戴春莉赞扬德富路小学美术组是区域内项目化学习的先行者和探索者,该项目已经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她认为,老师们将学校生活链接社会大课堂,为学生创建了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途径,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与之相匹配的综合能力,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她建议美术组能继续以设计应用领域为切入口,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深入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


炼:校本培育巧闭环

张彩萍校长结合自己在这场阅读之旅中的所学所思,做了题为《小学项目化学习的校本培育策略的探索》的微报告。学校以“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什么样”“怎么样”“怎么做”的逻辑闭环开展项目化校本培育的探索与实践,让所有学科的教师一起被带入、投入、深入项目化学习行动,让项目化学习在高质量学生学习素养培养体系的建构中发挥独特光芒。她鼓励广大教师要坚定地走在项目化学习的路上,从开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主动投身在这个任重道远、抽丝剥茧的修炼过程中,实现个人素养的飞跃。







三、在群研中优化PBL

春日读书正当时,莫负好时光。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教研室主任周雅芳分享了自己对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见解,她认为学校“书界会”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和团队建设的重要途径,对校园文化培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次活动展现了德富路小学项目化学习校本实践的丰厚成果,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激发了教师的思考与创新。


马陆镇社发办教育工作负责人葛孝静对各学科的老师的精彩发言表示肯定,也对德富路小学在项目化学习上取得的阶段成果表示祝贺,同时感谢了各位教研员、科研员对老师们的专业指导。她勉励大家用好“兴”字迸发“德小力量”,用好“心”字彰显“德小担当”,用好“新”字推广“德小经验”,以下一个“十年”为新起点,继续凝聚“敢于拼搏”的闯劲、练就“奋发实干”的韧劲,发扬“一马当先”的冲劲,推动学校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希望,新城教育集团各校多多搭建互相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共同走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



四、在行动中直面PBL 

“德富同行者”见习基地的学员认真学习,并畅谈了学习体会。

通过本次学习,我对于项目化的设计与各个实施步骤更加明晰了。观看美育情景剧时,几位同学毫不怯场、落落大方的表现令我十分震惊,震惊之余又切实感受到,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我们培养孩子的方法一定要不断革新,才能让孩子的能力发展适应时代的洪流。——新城实验二小 陆凯捷

参加本次活动,我收获颇丰。听了老师们的交流,我深刻领悟到了项目化学习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了解到设计一个成功的项目,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实施方案。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培养,同时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春申小学  陈雅婷

在本次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项目化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也要坚持着这种合作、探究、开放的理念来寻找课程和项目化学习的连接点,打破学科边界,拓展课程内容,使项目化学习打开学生的心灵与智慧之门,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成就学生做课堂的“CEO”。

——嘉一附小 范源方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面对席卷而来的未来浪潮,广大教师必将以变革的姿态迎接教育的明天。思多久,方为远见;行多远,方为执着。“德富同行者”将在更多的阅读与实践中,重塑思维方式、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跨界能力,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