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3)班参观龙华烈士陵园有感
最近热映的电影《长津湖》,大家都看了吗?
它的热度真的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新闻报道说,有小朋友看完电影回家啃冻土豆,就是为了体验志愿军战士们当年的艰苦。全片没有喊一句口号,我们看到的只有最朴素的情感。就像段奕宏说的那句,没有什么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
趁着这股熊熊燃烧起来的爱国主义热情,我们一3班的家委会组织了一场参观龙华烈士陵园的活动。参观活动主要分为两大环节,祭扫仪式和场馆讲解。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是一座开放式陵园,园内青松翠柏,绿草如茵,雕塑神圣而庄严,环境幽静肃穆。孩子们沿着道路缓缓走到了刻有”丹心碧血为人民”七个大字的纪念碑前,接着孩子们排成两列,在精神饱满的解放军叔叔的带领下,开始了祭扫仪式。国歌声响起,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献出自己生命的烈士们,他们不畏艰难,英勇就义,为祖国的和平民主铺平了道路,接着解放军叔叔给烈士碑敬献了花蓝,并进行了默哀仪式,大家神情肃穆,心中默默缅怀着无数的英烈,愿他们能长眠于此,他们的精神必将永垂不朽,流传千古。
在纪念碑前面,我们碰到了一位96岁的革命老兵。他的子女推着轮椅,带他来到了龙华烈士陵园看他的战友。老人家一身戎装,胸口别着很多的勋章,尽管已经是96岁高龄,但是腰板挺得笔直,气宇轩昂,军人的风采一展无遗,他就是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
孩子们簇拥着老人,这幅画面让人动容。没有革命战士的牺牲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尽管孩子们还懵懵懂懂,他们不知道眼前的这位老爷爷是谁。但是等到若干年后,他们会珍惜和这位老人的合影,因为他就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了我们的太平盛世。
老人的儿子深情地向我们讲述老人的革命历史,“我父亲1947年1月份,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过潍坊战役、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杭州……”。老人的儿子语气中充满了崇敬和自豪。
场馆讲解
告别老人之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馆内高耸的壁画,反映了战争时期人们英勇抗战的场面,气势磅礴。慢慢地走进馆内,里面还陈列着许多烈士的遗物、手稿,画像。可能孩子们幼小的心里还不明白这些意味着什么,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心灵的触动是巨大的。那一张张黑白老照片、一封封娟秀的书信不由地让我们感概,竟有如此多年轻的生命,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美好生活,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中间有许许多多的党员同志用自己的智慧、毅力、鲜血和生命,完成了中国的改革与复兴。
许下心愿
最后,孩子们在小卡片上写下了自己的感想,以及报效祖国的小小心愿,虔诚地挂在了许愿树上。
写在最后
走出龙华烈士陵园,心中仍怀着对烈士们的无限崇敬之情。我们由衷地觉得,家委会组织的这次活动实在太有意义了,革命烈士身上那种视死如归、为了信念可以牺牲生命的坚强意志,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长津湖》中一个震撼人心的镜头又闪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在零下四十度的极端气候下,一队志愿军战士活活冻死在冰天雪地里,但是他们手中端着枪,目光如炬,还是一副随时准备作战的模样。美军军官看到此情此景,怔住了,脱下手套敬了一个军礼。
和平年代,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勿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这些信念还是要教给我们的孩子的。我想,这就是我们这次活动的意义吧。
活动策划:张瀚宇妈妈、王尚可妈妈、戴吕果妈妈
后勤保障:郭铁昊妈妈、杨星辰妈妈、金可芯妈妈、刘家瑞爸爸
摄影:郝辰萱爸爸
撰稿:何骏逸妈妈
编辑:小诗
审核:张洁